2023年06月25日 星期日


  • 关于加强体育工作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建议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身体素质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民族未来,只有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近年来仍有相当部分青少年存在运动强度不够、时长不足导致体质健康下滑,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等问题。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广大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期待。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坚持重基础、多样化、强专项,各学校分别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按照教学规律,合理构建体育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爱好。鼓励学校不局限于体育竞赛项目,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体育教育,使学生普遍参与体育运动。充分利用体育课、课余时间及其他形式,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并合理确定体育活动强度。

    2.培养学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要利用晨跑、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学生每天通过跑步、跳绳、球类等简便易行的运动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确保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体育锻炼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体育锻炼,进行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等练习。

    3.鼓励学校体育创新发展,形成特色。各学校要结合区域优势和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特色。大力发展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跳绳、毽子,注重武术、棋类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几所县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

    4.广泛开展校园体育赛事活动。学校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市级每年举办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分学段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健全校园体育联赛机制,打造校园体育精品赛事,促进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

    5.建设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信息平台。建设并应用好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信息平台。建立学生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肥胖、视力不良、力量、耐力等相关数据进行预警和有针对性干预指导。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和引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增强健康意识,掌握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方法和手段,深化家校合作、共助学生健康成长。

    6.鼓励家长引导孩子体育锻炼。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守护人。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行为习惯。放学后、寒暑假及节假日,引导督促孩子每天完成至少0.5小时校外体育活动,促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

    7.努力形成师、生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推进学校体育的良性机制。不断强化学生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努力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为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创造条件。家庭、学校和社区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在进一步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

    8.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政府要切实履职尽责,做好学校体育改革的政策、经费和条件保障。教育要牵头做好总体协调;宣传要加大对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宣传教育;旅文局要积极组织开展训练辅导、竞赛活动;财政要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民政要指导社区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妇联、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要发挥在群众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入户指导、开设家长课堂等方式,动员和组织学生及其家庭成员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体育锻炼指导服务。

           奋进新征程,广大青少年学生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为未来的持续奋斗打好身体的底子全社会要把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纳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增色添彩。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 地址: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昌江大道县政府行政办公大楼7楼
    •    电话:0898-26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