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5日 星期日


  • 7 月 24 日上午,县政协刘忠副主席带领政协委员一行,走进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校园设施、深入实训场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现状,为破解办学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组首先实地考察了县职教中心的教学区、实训车间和学生生活区,重点关注学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与实训条件。在焊接技术、新能源装备等实训场地,委员们与校方亲切交流,询问课程设置、技能考证及就业去向;在玉雕工作室,精美的 “昌江玉” 作品与 “苏砚” 砚台展现了学校特色专业的育人成果。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县职教中心围绕县域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新增6个协调发展的专业,开设 “订单班”,2024 年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达 92%,留琼率 61%、留昌江率 30.3%,为地方发展输送了一批技能人才。然而,随着在校生规模接近 2000 人(预计 2026 年达 2700 人),办学条件的短板日益凸显:生均用地面积 29.23 平方米(标准 33 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17.09 平方米(标准 20 平方米),床位、教室紧张;教职工编制仅 68 个,按 1:20 师生比需 97 人,目前在编 79 人,师资缺口明显,这些都成为制约产教融合的 “卡脖子” 问题。

    座谈会上,县职教中心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学校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1+X” 考证等方面的探索,以及面临的办学空间不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名师名匠留用难等挑战。

    委员们结合调研所见与提案建议,围绕 “如何让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县域发展” 展开热议。针对硬件瓶颈,委员们建议政府尽快协调划拨校园北边 48 亩土地,用于建设宿舍楼和教学实训综合楼,补齐用地与建筑面积缺口;针对 “校中厂” 建设,提出要落实《海南省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十条措施》,由政府牵头搭建校企联动平台,推动汽修、玉雕等专业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打通产品销售渠道;针对人才短板,呼吁按标准补足教师编制(尚缺 18 人),提高特聘教师薪酬,通过 “同工同酬” 留住南海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

    刘忠副主席强调,职业教育是支撑县域产业发展的 “人才引擎”,要紧扣 “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目标,破解产教融合中的政策壁垒与资源约束,让职业教育既 “接地气” 又 “有活力”,为昌江培养更多 “留得住、用得上” 的技能人才。

    参加本次调研活动县政协委员:梁海珊、郭教科、杨飞。

    image.png

    image.png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 地址: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昌江大道县政府行政办公大楼7楼
    •    电话:0898-26699698